0%

相关实验

一招学会运放设计——温控电子负载

知识回顾

一招学会运放设计——温控电子负载一讲里,我们讨论了利用运放的“虚短路”设计等式关系,实现所需的电路功能。本讲继续使用运放的“虚短路”来设计一个温控电路,给电子负载的散热片进行恒温散热。

关键字:虚短路,温敏电阻,三极管恒流,运放

设计等式:

检测温度有很多传感器,本电路使用温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对动小风扇电机用三极管恒流电路。温控的参考电压由硬木课堂的HSS产生,也可以用电位器分压产生。温敏电阻和三极管共同贴在散热片上,靠近贴

先看温敏电阻特性。测试常温下电阻在8KΩ左右。温度升高电阻降低。这个变化的方向很重要,关系到负反馈的连接方式。

img

设计温敏电阻的分压。一是要考虑方便对±5V供电的运放作为输入。二是要考虑电流要小,避免温敏电阻发热。所以使用了200K,温敏电阻放低端,分压在190mV以下。

img

使电压U1保持恒定,则温度恒温。用Uref来设置U1的保持值。则等式为

U1= Uref

设计负反馈:

分压的U1是温度越高,电压越低。风扇转速是电流越大转速越快。三极管恒流是运放输出电压越高电流越大。所以U1作为负反馈。

变量 变化关系
U1 温度 ↑ U1 ↓
转速 电流 ↑ 转速 ↑
电流 运放输出电压 ↑ 电流 ↑

负反馈过程如图,温度升上去就会被拉下来,温度过低就又升上去。负反馈使U1保持在B点,也就是温度被稳定在B点。

img

负反馈电路如下

img

实物图

img

使用口袋仪器测试恒温控制

img

信号源S1输出直流设置100mV参考

img

示波器3综测试,如原理图里的测试点。黄色是温敏电阻的分压。蓝色是参考电压。红色是运放输出控制风扇。

img

可以看到黄色线随温度升高,电压下降。当到蓝色线参考电压时,风扇启动,进行风冷。运放在负反馈作用下调节风扇转速,使黄色线始终保持在蓝色线。实现了温度恒定。

img

变换期望温度测试一下

将S1的参考电压调整到150mV。这时相当于设定了更低的温度期望。风扇开始转快,黄色线向蓝色靠拢,最终保持一致。稳定在期望温度上。

img

相关实验

一招学会运放设计——恒温控制

背景

在模拟电子线路学习中,大多数时间是在学习各个单元电路,分析单元电路。也就是这个电路是事先搭好的,分析一下它的原理,计算一下它的输出。在学了这些基础知识后,除了用于考试,我们是否能设计自己的电路呢?本文讲解一个常用的运放电路设计思路,让你也可以根据需求设计自己的电路。

敲黑板划重点:

设计运放电路,要用到运放在负反馈情况下的一个重要等式。也称为“虚短路”。利用这个等式关系,就可以设计出需要的电路功能。所以,第一步要设计好等式两边,第二步要设计出负反馈。

img

知识回顾

运放的输出经过电路“黑盒A”和“黑盒B”后到正相和负相输入端,在运放的深度负反馈作用下,Ua=Ub,这个等式称为“虚短路”。(实际中Ua≈Ub,两者差值在微伏到毫伏之间,开环增益越大,差值越小。)例如正相放大器,黑盒A里是R1和R2. 黑盒B里是Ui输入。

文本框: Ua= Uo * R2/(R2+R1) Ub= Ui 虚短路 Ua=Ub 则Uo * R2/(R2+R1) = Ui Uo=1+ R1/R2 img

干货上场

负载应用举例

电子负载简单的说就是用电子线路来替代电阻这个常用负载。设计电子负载前,先看看电阻这种负载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负载最常用在测试电源时。例如,有一个做好的小功率12V电源,要测试一下它的最大允许输出电流。找来一个功率滑动变阻器。先调节到100欧,接到电源的正极和GND上。测试电源输出在11.98V。再继续减小电阻到30欧,测试电源输出到了11.4V,降低到95%,电流为380mA。定这个降压5%时为最大输出电流。这时这个负载上消耗的功率为 img

img

再例如,有一个焊接好的用电压控制的可调电源,测试在给定负载电阻20欧时的电压输出。电源设计按控制电压1V到1.5V变化,输出对应3V到15V。接上20欧电阻负载后,控制电压从1V到1.5V变化,输出电压出现非线性。然后带负载排查电源电路中的问题原因。

img

需求分析

通过以上两例,了解了电阻负载在调试电源和测试电源中的作用。从这些例子中提取电路设计的需求。

需求项 说明
跟待测电源的接口 两个端口,一个是GND,一个是Vin接待测电源的输出
负载电流 电子负载电流可调,并且可以恒流
负载的电阻 电阻负载电阻可调,并且可以恒阻
用户调节方法 用电位器调节

设计等式

从基本的欧姆定理出发,I = U/R,移动分母去掉除号,I*R=U。等式左边可以看作是一个检流电阻上的电压,等式右边可以看作是用户调节电位器得到的分压。这样,用户调节电位器的分压比例K就可以控制检流电阻里的电流。这个电流可以用于电子负载的可调电流和恒流功能。

U1= IR,U2=VrefK,

U1=U2则 IR=VrefK,

I= Vref*K/R。(可调电流和恒流模式)

img

对于恒阻情况,R= U/I ,电压和电流同比例变化,就可以得到恒阻。将电位器P1上的基准电压Vref换为待测电源的输出电压Uout,电位器分压比例为K。调节电位器的分压比例K,就可以调节电子负载的恒阻值。

U2= UoutK。U1= IR,

U1=U2得I = Uout *K/R。

负载的电阻= Uout / I= R/K。(可调电阻和恒阻模式)

设计负反馈

有了等式,下一步就是看把等式如何放到“黑盒A”和“黑盒B”里。也就是设计负反馈。有了负反馈,运放的Ua才等于Ub,等式才能工作起来。例如小球A,位置稍有变化,就会掉落。小球B位置变化后,在重力作用下就会返回。这就是负反馈的作用。

img

由基准电压产生的U2,是调节分压比例K得到的,无法反应电路中的变化。U1是电流I经过电阻R产生的,I越大U1越大。将U1进行负反馈后控制I,则U1增大使I变小。这样在负反馈的作用下,电流I就如同小球B一样,偏离原来的值后,就会被拉回来。

img img

控制电流,需要用到教科书里讲到的三极管恒流源(是射随器结构)。将U1连到Ua,U1的电路放到黑盒A里。U2连到Ub,U2的电路放到黑盒B里。最后的原理图如下

img

硬木课堂仪器测试

实物搭建

img

使用±5V给运放供电,+V可调电源用于测试电子负载。万用表测试电压和电流。

img

开启电源

img

按下实物电路中的开关,先测试恒流模式

设置信号源HSS发生直流

img

测试表格1

设置一个HSS直流控制恒流值,然后变化+V电源电压. 检流电阻R1=1Ω。恒流值 I = HSS直流 / 1 。

HSS直流 mV 万用表测电压 V 万用表测电流 mA
100 14.68 99.3
100 12.02 99.3
100 4.01 99.2
100 1.96 99.4

结果:电压变化后电子负载会自动调节,实现恒流。

img img

弹起实物电路的开关,测试衡阻模式

测试表格2

旋转电位器设置一个衡阻值,然后变化+V电源电压. 测试电压和电流。恒阻值 R = 电压 / 电流 。

万用表测电压 V 万用表测电流 mA 电子负载的电阻值
14.1 265.7 53.06
9.47 178.2 53..14
4.74 89.3 53.08
1.915 35.87 53.38

结果:电压变化后,电子负载会自动调节,使得电压比电流的值恒定。也就是实现了衡阻负载。

注意:如果用万用表的电阻档取量电子负载的电阻值,是不能正常测试的。这是因为万用表的电阻档是通过产生一个小电流流过待测电阻,然后测试待测电阻上的电压。然后电压除以电流计算出待测电阻值。例如,用万用表测试一个真实电阻50Ω,它的两端电压16mV。这个电压不能使电子负载内部的三极管工作在线性区。电子负载内部的三极管饱和电压在0.3V。

另外:电子负载的实物图中,黑色的是散热片,因为电子负载的功率耗散在三极管上。三极管会发热严重。
下一讲一招学会运放设计——温控电子负载会使用运放设计一个简单的纯模拟恒温控制电路。使电子负载工作的更舒服。

背景知识

在一个快速运动的物体上,要看清上面的文字或图案,需要用闪光灯同步闪光。每当这个文字或图案经过观察点时,就闪光。其它时间不闪光。这样利用视觉暂留作用,就可以看清。

题目说明

在一个电机带动的圆盘上,印有一个单词。
难度一:通过同步闪光的方法使单词可以被看清。
难度二:单词中有个字母,跟单词是相同半径位置,但是位于不同的角度上。通过第二次同步闪光,使字母看起来移动到了单词中正确的位置上。

img

关键字:红外对管,比较器,窄脉冲延时,集电极开路,三极管电流源

方案对比

这个趣味小制作可以用单片机电路实现,也可以用模拟电子基础电路来实现。下面对比这两个方案。

img

img

对比可以看出,单片机实现方案的外部电路少。在单片机开发板上编程调试就可以实现功能。

模拟电路方案,覆盖到多个基础模拟电路。包括RC微分和积分,运放比较器,三极管集电极开路,三极管恒流。对于巩固模电知识非常有用。并且是对模电基础知识活学活用的好例子。

本文用模拟电路来实现这个趣味电路,并分析测试各个单元。介绍设计调试过程。

执行单元说明

转盘上打印或是手写一个单词和一个字母。字母和单词错开角度,但是要在一个半径上。标记出圆盘中心。转盘的边沿上用小刀刻一个缝隙,用于红外对管透过红外光。

img

执行单元的序号如下,1是小电机。2是红外发光管。3是转盘。4是红外接收管。5是LED灯,用于闪光。

img

射随器驱动小电机

img

电阻分压产生3V,然后经过三极管射随器后驱动小电机。减去BE电压0.7V,射随器输出在2.3V。可以带动小电机在1700转/分钟。

红外对管检测转动

img

由于发光管发出红外光,所以肉眼看不到亮度。有些手机摄像头可以看到有红点。转盘上有个缝隙,每转一圈光就会从缝隙透过,到达红外接收管。红外接收管上就会产生负向脉冲。用硬木课堂平台测试如下

img

开启电源给电路供电。电机带动圆盘转动起来。然后打开示波器进行测试。

img

示波器测试到输出波形,并使用了“水平”按钮下的“缩放”功能。可以同时看到多个脉冲波形和单个脉冲的细节。红外接收管在没有红外光照的时候,是电阻Ra 。跟上拉电阻R2分压后是一个直流量。当有红外光照的时候,红外接收管电阻变小为Rb,分压减小产生负向脉冲。实际搭建电路时,根据所选的红外接收管来选择R2的阻值,使负向脉冲方便后面的比较器识别。

比较器产生窄脉冲1

img

在红外对管电路后面接比较器,产生窄脉冲1. 用示波器三个通道同时观察,测试比较器的输出跟参考和输入信号的关系。

开启电源,提供±12V给运放供电

img

开启信号源S1,提供直流,给比较器用于参考电压

img

示波器开启三个通道同时观察。黄色是红外管输出,蓝色是直流参考电压,红色是比较器输出。蓝色通道(AIN2)和黄色通道(AIN1)设置相同的分辨率和水平位置,这样便于同步看。可以看到,蓝色和黄色相交的位置,比较器输出窄脉冲。

img

调节S1的直流,也就是调节黄色和蓝色的波形交点,可以调节脉冲宽度。脉冲宽度决定了闪光的时间,闪光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文字模糊,因为圆盘在快速旋转。

img

使用cursor来测试脉冲宽度。直流1.3V产生了1.37ms宽度的脉冲。

img

使用cursor来测试脉冲宽度。直流260mV产生了603us宽度的脉冲。

边沿延时单元

在题目说明中,需要一个延时后的窄脉冲2进行第二次闪光,才可以让小欧字母移动到单词的正确位置。这里介绍边沿延时单元的设计。

img

说到延时,首先会想到RC。RC作为积分时,它的充放电特性可以对方波的边沿进行延时。对需要的RC进行一下估算。测试中两个脉冲1之间的时间距离是30ms,取RC≈ 30/2 ms,C是uF级别电容,R是KΩ级别电阻,所以RC在ms级别。取C=0.47uF,则R等于32KΩ。延时可以调节,选择R为50KΩ的电位器。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脉冲是窄脉冲,也就是占空比很小。对于RC的充放电时间不对称。充电时间短,放电时间长。先看一下不接D1二极管只使用RC时的波形。可以看到,蓝色波形的尖峰很小,这是因为黄色脉冲的充电时间很短。这样就导致放电很快就结束了,边沿延时可调节范围太小,不能满足时间延时的要求。

img

对RC电路加以改进,加入D1二极管,使充放电路径不对称。充电时通过D1二极管完成,放电时通过P1电位器完成。这样充电时电阻很小,在窄脉冲内就可以完成充电。测试改进后的波形。蓝色波形峰值有了很大的提升。放电时间可调节范围大大加长。蓝色波形经过比较器后,产生边沿延时后的方波(红色)。比较器参考电压由电阻分压得到(绿色波形)。

img

调节P1电位器,分别截取多个波形。可以看到红色信号的下降沿,相对于黄色信号窄脉冲延时,可以调节几乎一个周期。这样圆盘上任意位置的小欧字母都可以被移动到单词中。

img

整形为窄脉冲

通过RC非对称积分,得到了边沿延时后的方波。我们需要在这个延时边沿上产生一个窄脉冲2,由窄脉冲2来控制闪光。

RC微分电路的Uout= RC d(Uin)/dt

方波的边沿斜率很大,也就是du/dt很大,经过RC微分后会有两个很窄的尖峰信号。这个尖峰信号可以用来产生窄脉冲。

img

示波器双综来观察这个微分波形。黄色是输入方波信号,蓝色是微分后的信号。跟方波下降沿相关的负向尖峰,是需要的延时后脉冲位置。用cursor测量这个尖峰的峰值ΔY=12.79V,超出了运放±12V供电时允许的输入电压。所以需要用稳压管钳位一下。

img

加上钳位后,接入运放比较器,用HSS输出直流调节参考,产生需要的窄脉冲2 。

img

示波器使用4个通道同时观察,接信号按原理图所示。用“水平”按钮中的“缩放”功能,展宽局部细节。可以看到蓝色信号跟红色信号的交点处比较器输出绿色窄脉冲。蓝色负尖峰被钳位在6.2V。蓝色正尖峰,钳位在D1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0.7V。调节红色参考电压,可以调节窄脉冲2的脉冲宽度。

img

再用示波器双综观察一下窄脉冲1和窄脉冲2的延时关系。

img

调节P1电位器,蓝色窄脉冲在两个黄色脉冲之间移动,也就是说延时范围可以达到一个周期。

img

三极管集电极开路单元

前面的电路已经可以得到两个关键的窄脉冲。后面控制LED闪光就可以实现功能。两个脉冲分别控制两个LED是一种方法。这样导致了冗余的电路。将两个脉冲合并控制一个LED,可以简化电路。两个比较器的输出不能直接接一起,因为它们是push-pull(推挽)结构的输出。这里就要用到三极管的集电极开路(MOS管里称作漏极开路)。

img

集电极开路涉及到两个概念。一个是低阻输出,就是输出端的内阻小,电路状态由输出端电压决定。一个是高阻输出,就是输出端的内阻大,电路状态由外部电路决定。也就是高阻输出时,输出端释放了控制权。例如图中信号为高电压时,C极输出低电压,并且是低阻输出。信号为低电压时,C极是高阻输出,释放控制权。

img

将两个集电极开路的输出接在一起。输出就表现为或非门的逻辑效果。

窄脉冲1 窄脉冲2 C输出
0 0 1
0 1 0
1 0 0
1 1 0

这样两个窄脉冲就可以产生一个C输出来控制一个LED闪光。测试集电极开路输出波形如下。红色信号的低脉冲控制LED闪光。

img

三极管电流源驱动LED

最后一级是电流源驱动LED。前面电路产生低脉冲来控制闪光,5V是LED灭,0V是LED亮。所以电流源要使用PNP管来搭建。

img

B点为5V时,T3管截止,LED灯不亮。B点为0V时,T3管电流为

(5V-0.7V)/470Ω =9.1mA

需要注意的是,A点要接-12V不能接GND,因为T3管要工作在线性区才可以是恒流源。分析如下:B点为0V时,E点电压为0.7V,如果A点接GND,考虑到LED1还有正向导通电压,则CE间电压就会小于0.1V. T3管处于饱和状态,实现不了恒流源。A点接-12V,则B点为0V时,CE间电压为10V左右,在线性区。

按原理图接示波器进行测试,如下,黄色是B极脉冲,蓝色是E极电压,红色是C极电压。用cursor卡一下蓝色脉冲,ΔY= 4.32V,则R4中的电流为 4.32/470=9.2mA。

img

整体原理图

img

硬件实物

img

视频演示

相关实验

心律检测仪——方案分析 心律检测仪——心跳脉冲产生 心律检测仪——心跳倍频 心律检测仪——心率显示

上节回顾

心律检测仪——心跳倍频中,我们通过锁相环倍频,得到了心跳速率60倍的脉冲信号。锁相环锁定后就可以用这个倍频后的脉冲信号进行心律测试。1秒钟的计数脉宽,可以得到等价1分钟内的心跳次数,也就是心律。

心律显示设计框图

img

设计分解

这部分是一个纯数字电路。用74ls161加组合逻辑实现模10计数器。用74ls194作为锁存器。秒脉冲和带译码的数码管由硬木课堂的数电实验板提供。秒脉冲的一个周期是1秒,高电平0.5s,低电平0.5s,用74ls74进行异步两分频后,高电平1s,低电平1s。高电平1s用于计数,低电平的下降沿将数据锁存在74ls194里,并且低电平清零计数器为下次计数做准备。

img

测试心律显示逻辑电路

img使用PWM1发出68Hz的测试信号,作为倍频后的心跳脉冲

img

img

使用硬木课堂仪器的逻辑分析仪来测试。逻辑分析仪的DIN8到11测试U1的输出,逻辑分析仪的DIN12到15测试U2的输出。DIN0测试倍频的心跳脉冲。DIN1测试U14两分频后的秒脉冲。左侧信号名称可以修改为自己需要的名称,方便识别。

img

可以观察到,1 SEC信号高电平期间,计数器开始工作。Data0到3是十进制的个位,D0到4是十进制的十位。Data0到3以模10循环计数,每当计数到9时就进位给十位的计数器,从而实现级联。

1 SEC的低电平,下降沿处,计数结果为0110,1000. 也就是十进制的68. 这跟PWM1发出的频率一致。

改变PWM1的频率为74Hz,再次测试。可以看到1 SEC下降沿处计数结果为0111,0100. 也就是十进制的 74,跟PWM1的频率一致。

img

PWM给定频率的实物电路测试结果

img

img

数码管显示68和74,测试结果正确。

联调测试

将模拟电路和555单稳态触发器产生的心跳脉冲接入锁相环。然后将锁相环的倍频输出接入心律显示。将手指尖放在传感器上测试心律。数码管显示72.

用手机秒表,然后摸脉搏进行1分钟计数,结果为70. 误差2次。

img

相关实验

心律检测仪——方案分析 心律检测仪——心跳脉冲产生 心律检测仪——心跳倍频 心律检测仪——心率显示

内容回顾

上一节心律检测仪——方案分析中,对比了3种方案,最终选择第3种方案。第3种方案可以看作是第1种方案的改进版本,使用了锁相环倍频心跳脉冲。这样就可以将测试时间从1分钟缩短为1秒。心律的刷新间隔在1秒,满足人们的日常应用。

关键词
脉搏光电传感器,单电源放大器,比较器,555单稳态触发。

脉搏光电传感器

利用血液是高度不透明的液体,光照在一般组织中的穿透性要比在血液中大几十倍的特点,可以通过光电传感器对脉搏信号进行检测。人体心室周期性的收缩和舒张沿着动脉传导至全身血管,称为脉搏波。根据朗伯特 比尔定律,物质在一定光波长处吸光度和它的浓度成正比。当恒定波长的光照射到人体组织上时,通过人体组织吸收,反射,衰减后测量到的光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血液浓度随血管收缩和舒张的变化。这个光电信号的峰值就是脉搏。脉搏光电传感器有三个管脚,标记“-”的是接GND,标记“+”的是接5V,标记“s”的是脉搏信号输出。

img img

用硬木课堂仪器测量脉搏传感器的输出,黄色通道1测量。可以看到DC分量在2.5V。脉搏光电传感器的输出有恒定直流分量2.5V。

img

单电源反向放大器

脉搏光电传感器的输出AC峰峰值跟用户手指尖皮肤厚度,按压力度都有关。为了稳定检测心跳脉冲,所以在后面加一级放大器应对小信号情况。当信号是大信号时,放大器输出有削峰,但是削峰不影响后面比较器产生脉冲。

系统供电是5V,所以使用单电源供电的运放电路。LM358可以使用在5V供电范围内。R1和R2分压产生一个2.5V的直流,input接传感器的输出。根据运放的计算公式。

Output = 2.5V * (1+R4/R3)- input*R4/R3

Input信号里包含直流分量

Input = AC +2.5V

将input带入公式得到

Output= 2.5V – AC*R4/R3

这样AC信号得到了- R4/R3倍的放大,并且直流2.5V不变。

img

用硬木课堂仪器测试反向放大器。黄色1通道是输入,蓝色2通道是输出。

img

比较器

放大器输出的信号要经过比较器后才能变为逻辑电路可以识别的脉冲信号。比较器添加了迟滞,防止噪声产生误触发。R6和R7提供了余约20%的迟滞,R8和R9分压提供比较器参考电压。LM311是漏极开路输出,所以使用R5进行上拉。

img

使用硬木课堂仪器进行测试。黄色1通道是输入比较器的信号,蓝色2通道是参考电压,红色3通道是比较器的输出。可以看到传感器信号被整形为方波脉冲。

img

555单稳态触发器

比较器产生的方波有两个特点,1是占空比跟50%相差较大,2是由于传感器信号不稳定导致脉冲的宽度会变化。这些会影响锁相环4046的锁定效果。所以需要555单稳态触发器来进行脉冲整形。其中TW= 1.1*RC。心跳周期在1s左右,例如设定TW为0.5s,C=10uF,则R=45.4KΩ

img

使用硬木课堂仪表测试单稳态触发器。黄色1通道是比较器的输出。蓝色2通道是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可以看出窄脉冲整形为Tw宽度恒定的方波。

img

小结

**经过了传感器光电转换,反向放大器,比较器,单稳态触发器后,合适的心跳脉冲就出来了。下面是数字电路进行心律测量和显示了。

心律检测仪——心跳倍频

心跳脉冲产生实物图

img

相关实验

心律检测仪——方案分析 心律检测仪——心跳脉冲产生 心律检测仪——心跳倍频 心律检测仪——心率显示

方案回顾

心律检测仪——心跳脉冲产生中,将血管舒张和收缩经过脉搏光电传感器转化为电信号。然后经过反向放大器,比较器和单稳态触发器形成可以被逻辑电路使用的心跳脉冲。在心律检测仪——方案分析方案3中使用锁相环将心跳脉冲倍频60倍,这样计数1秒钟就可以得到每分钟心律。每隔一秒刷新一次。

锁相环原理

锁相环是倍频和分频常用的器件。它由几个基本单元组成:鉴相器,压控震荡器,分频器M,分频器N,环路低通滤波器。

img

鉴相器的功能是检测两个信号的相位差,输出这个相位差给低通滤波器转换为1个电压信号。电压信号控制VCO的频率,然后逐步使相位差缩小,达到锁定状态。达到锁定状态后,可以得到一个基本频率等式。

fin / M = fout / N

所以fout= fin /M *N

调节M和N的值可以实现分频和倍频。例如M=100,N=10则fout= fin/10,实现10分频。当M=10,N=100时fout = fin *10,实现10倍频。

CD4046锁相环

电路设计时使用锁相环芯片CD4046. 它是外置分频器N,外置环路低通滤波器的锁相环。没有分频器M。它的原理如图

img

CD4046的VCO需要R1 R2 C1来进行振荡。它内部有两个鉴相器,可以选择使用其中一个。R3和C2是它的外置环路低通滤波器。鉴相器1的特点是应对噪声能力强。设计中使用鉴相器1的输出给外部低通滤波器。要倍频60倍,所以外置N分频器使用模60的计数器。模60计数器用两片74161来完成。

锁相环设计步骤

1、先确定VCO的频率范围

心律一般在50次到150次每分钟,所以设计VCO的频率范围为50Hz到150Hz。

2、确定C1和R2的值

根据数据手册里的图,Y轴是对数频率,X轴是C1的电容值pF。看5V供电R2=100KΩ的线。可以看到50Hz跟线交叉点对应的C1为4*10^5 pF。所以选择R2=100KΩ,C1取 0.47uF。

img

3、确定R1的值

根据手册里的图,X轴是频率比例的对数坐标,Y轴是电阻比例的对数坐标。fmax/fmin = 150 /50 =3. 对应的R2/R1为3左右。因为振荡器是模拟电路,所以R1的值要在实际中再调节一下,这里先选取一个初始值方便调节,取R1 = 100KΩ/3= 33KΩ 。

img

4、确定外部环路低通滤波器

R3和C2的值。心跳间隔时间大约1秒钟,所以鉴相器的工作频率在1Hz左右,选择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1Hz。截止频率太低会导致锁定缓慢甚至失锁,截止频率太高会导致频率误差增大。

fc= 1/(23.14RC)

取R3=10KΩ,C = 22uF,则fc=0.72Hz。满足要求。

各元件参数计算出来了,锁相环原理图如下

img

锁相环调试测试步骤

1、 锁定频率范围测试

将分频器N =1,就是将3和4管脚连接在一起。用硬木课堂测试仪的PWM1提供脉冲信号,示波器测试锁定频率范围。这时鉴相器的工作频率跟PWM频率一致,需要将C1先换为0.22uF,fc= 1/(23.14RC)= 79.6Hz,在50Hz到150Hz的中间频率。

开启电源供电,使电路工作起来

img

设置 img 里面的PWM1输出50Hz,75Hz,150Hz

img

示波器测试锁定情况。黄色1通道是PWM1信号,蓝色2通道是锁相环第3管脚,红色第3通道是9管脚,低通滤波器位置。可以看到蓝色信号跟随黄色信号,也就是锁定在黄色信号上。可以覆盖50Hz到150Hz。注R1调试值在15KΩ。

img img img

2、 倍频测试

倍频测试时需要使用外部N=60计数器。用两片74ls161和组合逻辑来搭建N=60计数器。模60计数器,计数周期是60。74ls161是低电平有效异步清零。设计组合逻辑在60时清零计数器,这样计数器以模60来工作。60的二进制计数从0到59.

img

先测试N=60计数器
将PWM1的输出接在input上,设置频率为6000Hz,用示波器测试输出,频率应该在100Hz。可以看到CH2的频率为99.96Hz,计数器工作正常。

img

img

测试倍频功能
将N计数器接入锁相环。将input接在锁相环的4管脚。将output接在锁相环的3管脚。测试倍频功能。注意,倍频时鉴相器工作在1Hz左右,需要将C2更换为22uF。PWM1信号接锁相环14管脚。设置PWM1输出1Hz频率信号。

黄色1通道是PWM1信号,蓝色2通道是锁相环4管脚,倍频后的信号。红色3通道是锁相环3管脚,也是N分频器的输出。绿色4通道是锁相环9管脚,低通滤波器。

可以看到红色信号锁定黄色信号,N分频器输出是1Hz,则分频器的输入就是60Hz,也就是倍频后的频率。展宽波形可以看到,压控振荡器VCO的频率是动态调节过程,1秒内的总脉冲数量是60,虽然每个脉冲的周期有不同。绿色信号的电压在波动,对压控振荡器进行调频。

imgimg

3、 联调真实的心跳脉冲测试

将PWM1信号取下。将调试好的心跳脉冲信号接入锁相环14管脚。将指尖放在光电脉搏传感器上,力度合适。用示波器观察传感器信号(1通道),心跳脉冲(2通道),锁相环的N分频器输出(3通道),VCO的低通滤波器压控信号(4通道)。

img

可以看到红色信号锁定在黄色信号上,心跳倍频正常。

电路实物照片

img

下一节:心律检测仪——心率显示

相关实验

心律检测仪——方案分析 心律检测仪——心跳脉冲产生 心律检测仪——心跳倍频 心律检测仪——心率显示

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光电转换的心律检测仪,将检测结果显示在数码管上。

关键词:光电脉搏检测,单电源放大器,比较器,锁相环,计数器,锁存器,单稳态触发器

题目点评:这个题目是个综合性电路设计。涉及到传感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也可以用FPGA或者单片机来代替数字电路。并且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难度中等。没有学习单片机和FPGA知识的也可以用74芯片完成。

设计思路

光电传感器将手指的脉搏信号检测出来,这个信号经过运放放大再经过比较器整形变为心跳脉冲。数字电路对这个心跳脉冲进行处理后将心律显示在数码管上。设计文章分为四个章节,分别为方案分析,心跳脉冲产生,心跳倍频,心律显示。在这四个章节中详细对设计进行讲解。

心律处理方案比较

方案1:心律定义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分钟里记录心跳的次数。用数字电路产生一个1分钟的计数脉宽。在这个计数脉宽里用计数器计数心跳数量。1分钟结束后,将结果显示在数码管上,并清零计数器。周而复始进行这个过程。

img

方案2:测试两个心跳脉冲之间的时间,得出心跳的周期T,用60秒除以T得到心律= 60 / T。计数器时钟周期为t。第一个心跳脉冲上升沿开始计数,第二个心跳脉冲上升沿停止计数,得到计数N。则T = N * t。心律 = 60 /(N * t)。这个计算中用到了除法和乘法。

img

方案3:将心跳脉冲作为锁相环的输入,经过锁相环倍频60倍。然后使用1秒的计数脉宽对倍频后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1秒结束后,将技术结果显示在数码管上,并清零计数器。周而复始这个过程。

img

方案对比

优点 缺点
方案1 简单容易 反应时间慢,每次等待1分钟才能看到心律
方案2 反应时间快 需要运算,不适合用74逻辑芯片
方案3 反应时间快,可以用74芯片搭电路 增加了一个锁相环

对比后,为了没有单片机和FPGA基础也能设计,选择方案3.

设计框图

img

最终实物图先睹为快

img

下一步:心跳脉冲产生

心律检测仪——心跳脉冲产生

相关实验

DIY自己的永动钟摆

前序知识

DIY自己的永动钟摆的项目里,通过光敏电阻,微分器,比较器,三极管恒流源,使线圈在合适的时刻产生磁力推动永磁钟摆运动。

实验内容

对钟摆加以改造,制作一个自己的招财猫,赋予模拟电路趣味性。希望读者能发挥创造力制作更多有趣的电路。本文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主要步骤

  1. 制作支架:

img

选择两根长的实心硬线和一根短的

img

一根弯折为方形门框,一根弯折为方形门框带两个三角

img

用短线从门框顶部将两根绑在一起

  1. 制作摆锤

img

用漆包线缠绕一个螺丝,并准备一个永磁片

img

螺丝吸住永磁片成为摆锤。

  1. 组装

img

将漆包线固定在门框的三角弯处,不要紧,要能自由摆动。长出的头不要全部剪完,后面粘贴前爪用。

img

手绘招财猫的头和前爪,末端贴上透明胶

img

将图片粘贴在门框上,注意可动的那个前爪贴在漆包线头上

img

撑开门框的4个腿,调节腿撑开的角度,使摆锤靠近遮光罩的孔,并且不产生摩擦。

上电测试

相关实验

制作自己的招财猫

背景知识

钟摆的历史:首先发现单摆等时性的是大科学家伽利略,他在教堂望着天花板上晃动的吊灯发现了这个规律。单摆的周期跟摆幅无关,只跟摆的长度和重力加速度有关。然后斯蒂安 惠更斯在1657年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摆钟,极大的提高了计时的精度。甩出沙漏,日晷,漏刻好几条街。

基本物理规律img ,周期T指从A出发再返回到A的时间。

img

中国北京重力加速度g=9.801 m/s,要得到1s的周期,需要长度L = 24.83cm

关键词:光敏电阻,微分器,比较器,三极管恒流源,节拍器,摆钟

点评:将模拟电路的几个基础单元电路进行了灵活应用,不使用单片机,适合没有单片机基础的实践者来完成。有一定的趣味性,寓教于乐。

总体设计思路

一个单摆,在没有外力和外部能量输入下,会逐渐减小摆幅,直到停止摆动。因为摆动会受到空气阻力,连接处的摩擦力,消耗摆的动能。要使单摆能长久摆动,就要给予外力抵消这些损耗。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每个周期推它一下,像荡秋千一样。分析一下推它的位置,单摆周期运动会经过A B C三处。A和C跟摆动幅度有关。如果将A和C位置固定,作为推的位置,当摆动幅度小了,不一定能经过固定的位置A和C。

再看一下位置B,单摆每个周期必然经过B,摆幅小也会经过。在单摆远离B的时候,向C方向推它一下。返回时,远离B时向A方向推它一下。这样单摆就可以长久运动下去。

img img

整体方案中涉及到一些技术细节如下,后面分别展开讨论

推力方式选择

推力可以使用接触给力,也可以使用非接触的场力。接触给力需要用到一些电动装置,结构复杂还带来噪声。选择非接触的场力是最好的。磁场力比电场力好产生和控制,这里选择磁力。摆锤用永磁体片,B点放置线圈加电流后对永磁体产生斥力。摆锤用永磁体片吸在一个铁螺母上。

img img

位置检测方法

判断经过B点,需要位置检测来完成。摆锤是永磁体,检测永磁体常用霍尔元件。但是B位置处还有线圈产生磁场,为了避免误触发在B位置放光敏电阻,利用永磁体的遮光来检测经过B点。光敏电阻在光照下电阻会发生变化,用一个固定电阻跟它分压,检测电压变化即可辨别遮光和漏光。

img

遮光罩背面

img

遮光罩正面

img

盖上遮光罩

如何判断是远离B点

经过B时需要在远离B时推摆锤一下,过早推则磁力变为阻力,过晚推则摆锤已经远离,磁力作用不到。在设计如何检测远离B点时,需要先看一下光敏电阻检测经过B点的信号特点。用硬木课堂实验平台提供5V电源,用硬木课堂示波器观测Out点的波形。

img

光敏电阻电路

img

摆锤和B点装置的位置

开启供电

img img

然后推动单摆,用示波器测试out处的信号

img

可以看到峰值两边的平地是摆锤离开时,光照进来光敏电阻和5.1k电阻的分压。峰值的最高处,是摆锤在B点时刻,完全挡住光线。峰值左侧,是摆锤靠近光孔的过程。峰值右侧,是摆锤远离光孔的过程。这样远离B点的时候就是峰值的右侧,也就是电压下坡的时候。在峰值右侧给线圈电流推动摆锤就可以了。

如何识别峰值的左侧和右侧

峰值的左侧和右侧形状几乎是对称的,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的斜率。左侧斜率是正,右侧斜率是负。会单片机的会设计ADC采样这个波形,用斜边上的两点电压差值来判读斜率的正负。这里用模拟电路也可以完成。数学上求曲线斜率用求导数的方法,对应到电路就是运放微分电路。所以在光敏电阻传感器后面接微分电路,用于检测远离B点的时刻。

img

微分电路的计算如下,Uo信号的幅度由 Rf和C的乘积决定。电路搭建时采用调节Rf来调节Uo的幅度。

img

搭建电路后,用硬木课堂示波器观测Uo。多路示波器可以同时观察Ui和Uo。黄色是通道1,检测Ui。蓝色是通道2,检测Uo信号。微分器的计算带负号,所以负斜率对应正尖峰。

img

产生“发力”脉冲

通过前面的分析,已经可以得到远离B点的判断信号。这个信号是个不太规则的尖峰,并且峰值还会有些变化。将这个尖峰整形为一个矩形脉冲,用这个脉冲边沿作为“发力”开始,脉冲的高电平时间作为“发力”的持续时间。这时比较器电路就有了用武之地。

img

根据之前测试,微分器的输出是一个直流为零,有两个正负尖峰的信号。将正尖峰作为“发力”开始。所以将微分器输出给比较器的正相端。用R6和R7分压提供参考电压,将正尖峰整形为矩形脉冲。R4和R5提供1%迟滞比较,以免噪声干扰。搭建电路并用硬木课堂示波器观察。

黄色通道1,光敏电阻信号。蓝色通道2,微分器信号。红色通道3,参考电压。绿色通道4,比较器输出矩形脉冲。使用Cursor测试脉冲幅度4.8V。

img

如何提供驱动电流

经过前面的光敏电阻,微分器,比较器,已经成功的得到了“发力”脉冲。将脉冲信号给驱动电路,带动线圈产生磁场推动摆锤就可以大功告成。设计驱动电路前,先看一下线圈的电阻特性。

打开硬木课堂实验平台的万用表,测试线圈电阻。线圈手工在圆珠笔上绕了50圈,电阻0.2欧。

img img img

如果用电压源要提供50mA电流的话,需要一个10mV电压。发这么小的电压,如果电压源有误差发出13mV,则电流就到65mA,多出30%。所以这里用电流源给线圈提供驱动。最简单的就是三极管恒流源。Vin是比较器输出脉冲,幅度4.8V。

img

三极管中的电流为 Ic ≈ ( Vin – 0.7)/ R9 = (4.8-0.7)/82 =50mA。

用硬木课堂示波器测试Vin点和test点,检测电流源。黄色通道1,测试Vin。蓝色通道2测试test。用cursor功能测试蓝色信号幅度 4.11V。实现了50mA电流源。

img

整体联调

img

根据刻度调整不同摆长,用示波器测试比较器输出,一屏显示多个周期,然后用cursor测试时间计算一个周期的时间。跟经典物理公式对比。Cursor测试时间如下,拖动纵轴虚线到黄色波形的边沿。多卡几个周期求平均。需要注意的是一个T内经过两次B点,所以黄色信号的周期是 T/2 。

img

摆长 理论周期 实测周期
24.8cm 1秒 1.013秒
19cm 0.874秒 0.864秒
15cm 0.777秒 0.76秒

整体框图回顾

img

功能扩展

用比较器的脉冲接蜂鸣器,会发出滴滴声,就是演奏用的节拍器。

将这个脉冲给数字电路,还可以制作时钟。

在摆臂上贴上招财猫的手臂,就是自己的招财猫——制作自己的招财猫

Welcome to 口袋实验!

交互式实验指导-表决器电路

实验目的

  • 熟悉集成门电路的使用方法。
  • 掌握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
  • 掌握二进制译码器的原理与应用方法。
  • 了解排除组合逻辑电路故障的一般方法。

实验原理

用74LS138和门电路一个多数表决器

  • 功能描述:裁判发出开始命令后三人投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相同投票结果为最终投票结果。
  • 对应到逻辑描述:裁判对应一个输入,1表示开始。三人对应三个输入,0表示反对,1表示通过。输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0时,输出为0.输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1时,输出为1.
  • 列出真值表
  • 画出卡诺图
  • 化简出逻辑表达式
  • 搭建逻辑门电路
  • 测试

实验注意事项

  • 确保连接导线是好的。可以用万用表测通断。或者实验箱上的蜂鸣器测通断
  • 电路连接时先连接芯片的电压和地管脚,再连接其它管脚。
  • 芯片的输入悬空为高时,不稳定,要接逻辑电平作为输入
  • 芯片的输出不可以并联,不可以接地和电源
  • 注意电源的正负
  • 不要带电操作芯片的连接,断电后进行

实验内容

  • 用静态逻辑测试74LS138芯片,将结果填写入真值表中,判断芯片是否正常。

  • 用脉冲信号产生和逻辑分析测试电路的时序图。根据波形填写真值表。并截图波形

自助验收 Text & Title